标题:绝后与阶层滑落
作者:刘远举
日期:2023-05-04 15:48:12
内容:

原题:担心阶层固化?更值得关心的是绝后与阶层滑落
延续香火、传宗接代,是传统中国社会最重要的信念。但多少人能实现这个目标?复旦大学历史地理研究所研究人员陈熙通过研究,部分回答了这个问题。

他从清代家族入手,清代人口快速增长,但预期寿命极低,绝嗣现象普遍发生。据此,研究者提出了一个假设:清初的1.6亿人中的绝大多数,在后来的两百余年间,都陆续绝嗣了。清末规模庞大的人口,或只是清初一小部分人的后代。

陈熙依据松源魏氏家谱的人口信息,考察了这个家族在清代两百余年间各支脉的繁衍状况。他发现,人口繁衍的机会在各个支脉之间并非均等分布。家族中有些支脉拥有数量庞大的后代,人口数量快速增加,而有些支脉则人丁稀少,逐渐绝嗣。

在影响传嗣的诸多因素中,生子数的影响最为直接,生子数越多,传嗣的机会也就越大,而生子数与男性的社会经济地位息息相关。这就形成了家族内部各脉的优劣之分。

宗族内部,成员的社会经济地位分化极大,既有富商,也有贫民;既有拥有功名、地位显赫的士绅,也有处于社会底层的平民。这意味着财富和社会声望在家族内部的分配是不均匀的,集中在特定的优势支脉中。占据更多资源和声望的族长更容易有后代,拥有功名的人也更容易使得本支脉得到延续。

占据更多资源,更有钱的人群,从身体条件,娶妻数量,生育儿子的数量,后代的生存条件上都更多、更好。这种优势还会延续到下一代,被逐步累积和放大,他们的后代就逐渐占据人口的主体部分。与此同时,那些穷一些的人,生子数量少,后代生存条件差,劣势也会逐渐积累,就会最终绝嗣。

优势支脉的繁荣和劣势支脉的淘汰,是一个“分形”的过程。每一个支脉的优势家族也会逐渐分化,然后,又开始了新一轮的优胜劣汰。经过这样一轮一轮的生存竞争,最后,人数最多的10%支脉,占据了总人口的62.72%;而人数最少的10%的支脉,只拥有总人口的1.25%。仅有13.61%的人在经历了两百余年的生存竞争后,能够拥有跟自己姓的后代。

所以,研究者得出结论:传统社会中,延续香火的理想对于大多数人来说难以实现,绝嗣现象普遍存在。

更进一步,某种程度上,松源魏氏家谱讲述的是阶层滑落的故事。

先是富不过三代,传统社会中,优势家族随着人口变多,资源不断分散,各支脉不断分化。大多数支脉从富裕、权势变为普通家族。然后,进入所谓的穷不过三代过程。很多人以为这是指穷孩子发奋努力,实现阶层崛起,其实更多情况下,说的是弱势家族绝嗣。经济、社会和政治因素,会对男性生育后代产生影响。低收入和贫困会导致许多人不但没有经济条件结婚,也难以承担生育和抚养后代的费用,这不但会减少男性生育后代的可能性,还会加大他们的孩子早夭的可能性。

所谓阶层滑落,本质是在考虑后代的生存与发展,家庭财富与社会地位的传承。所以,绝嗣就是阶层滑落的终极结局,这是彻底的阶层滑落。仅有13.61%的人在两百余年后,能有跟自己姓的后代,这也反映了阶层跌落发生之频繁。大多数人都无法维持自己家族的阶层。

上述是传统社会的图景。需要指出的是,绝嗣不等于绝后。有些男性有女性后代,但女儿的孩子一般不跟随外公姓。更进一步,绝后是人类社会的常态。

实际上,哪怕到了现代社会,很多男性根本没有任何后代。

一部分是生理原因。一项关于世界男性的研究表明,约有10%的男性存在不育情况。在一些冲突和战争环境下,年轻男性死于战争,还未来得及生育,也会导致绝后。在城市化背景下,一些人选择终生不婚不育。

作为终生未育的替代指标,日本男性“终生未婚率”(45-54岁未婚率)从1985年开始上升速度变大,1995年后几乎呈直线型增长,到2020年,达到历史最高,比例高达25.7%,相当于每4人中有一人终生未婚;日本女性“终生未婚率”从1995年开始上升,2005年后急速上升,到2020年,这一比例达到16.4%。

那么,不孕不育的男性,加上终生没有结婚,或者没有生育的,比例会在10%-20%,这样三代之后,有大约一半的男性就会没有后代。

如果说在传统社会,阶层滑落是绝嗣的原因,那么,在现代社会“没有后代”则是阶层滑落的原因。毕竟,没有了后代,皮之不存毛将焉附。

现在很多人都在担心阶层滑落,其实,更应该担心绝后。一个孩子上985的比例大约是1%,但他没有后代的概率要大得多。所以,所谓的阶层滑落是一个伪命题,绝后的问题相对于社会阶层变迁来说,可能更加普遍和重要。所以,家庭在关注下一代社会地位的传承问题的同时,也需要关注家族延续的问题,多生比精养可能更重要。

(作者系上海金融与法律研究院研究员)

• (本文仅为作者个人观点,不代表本报立场)


下一页:延续香火的渴望与多数绝嗣的现实

揭秘:“底层男性悲哀自如此” 延续香火的渴望与多数绝嗣的现实

 

✪ 陈熙 | 复旦大学史地所

导读:

延续香火、传宗接代是传统社会人们的普遍愿望和理想,然而,由于传统时代人口的高死亡率和极短的预期寿命,延续香火的理想对于大多数人来说难以实现,绝嗣现象普遍存在。

本文依据家谱的人口信息,通过构建虚拟的家族支脉,考察了清代两百余年间家族支脉的繁衍状况。

结果显示,仅有13.61%的人在经历了两百余年的生存竞争后,能够拥有自己的后代,而其他大多数都已绝嗣,传嗣的理想和现实之间存在巨大的落差。

 

理想:延续香火、子孙繁衍

在传统社会,子孙繁衍、延续香火是人们普遍祈求的美好的愿望,是社会伦理的基本要求,也是人们一辈子最重要的任务之一。

重男轻女,性别筛选等社会现象,正是这种强烈的延续香火的理想的产物。

 

现实:后代延续的比例

家谱延续比例


35~75男性没有儿子的比例

差距

1)在35~75岁的男性群体中,没有儿子的比例大致维持在:35~40%之间;

2)绝嗣现象经常发生;

3)只有一半的人能够传承至第四代;

4)香火传承的渴望与现实之间存在较大的落差;

5)大多数弱势人群不断绝嗣的同时,少数优势人群的后代却不断繁衍;他们在人口中所占比重越来越小;

影响要素

影响重孙因素的Logit分析

 

结论

1)延续香火的渴望与绝嗣现实之间存在较大的落差;

2)人口内部存在优胜劣汰的选择机制;

少数在社会经济地位占据优势的家庭不断壮大,以至于占据后世人口的绝大部分;

而多数劣势的家族,则在繁衍过程中逐步被淘汰;

3)这种淘汰机制不仅存在人群之间,家族之间,种族之间,也存在于繁衍成功的家族不同支脉之间;

https://www.toutiao.com/article/7219457241949307453/


返回列表 网站首页